当前位置:首页 > 加密 > 密货趋势币投位资对话的加资人资新深度深投一眼中

密货趋势币投位资对话的加资人资新深度深投一眼中

2025-10-06 03:01:18 [回顾] 来源:链金智库

最近,我收听了Anthony Pompliano与VanEck数字资产研究主管Mattew Sigel的精彩对话。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投资者,不得不说这次访谈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他们聊到的NODE ETF表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5月才推出,不到四个月收益率就达到28-30%,这个数字是比特币的两倍,更是把标普500甩在了后面。

逆向思维的投资组合构建

Sigel分享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观点:很多加密股票产品表现不佳的原因在于投资者总是在市场顶部时被高杠杆资产吸引,而忽视了风险控制。这让我想起2021年那波狂热时期,多少人追高那些"十倍股",最后血本无归。

NODE ETF采用了一种很聪明的"杠铃策略":三分之一投向纯加密股票,三分之一布局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剩下三分之一配置公用事业、能源等低波动性板块。这种组合就像是在投资组合里装了个"减震器",在市场波动时特别管用。据Sigel透露,他们实际跟踪的公司超过150家,涵盖从Coinbase这样的交易平台到电力供应商的全产业链。

挖矿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谈到具体投资标的时,Sigel特别提到了电力公司这个有趣的切入点。比如日本的TEPCO,这家曾经市值300亿美元的公司现在跌到了60亿,但如果日本政府真的考虑用核电重启来支持比特币挖矿,这种"困境反转"的机会就很有看头。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法国的EDF,这家电力巨头已经开始涉足比特币挖矿。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很多矿企都在把部分算力转向AI训练,这种"混合算力"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Solaris SEI这样的数据中心设备供应商会被纳入投资组合。

杠杆是把双刃剑

Sigel在访谈中反复强调杠杆风险,这点我深有体会。还记得当年那些高杠杆的"数字资产Treasury公司"吗?在市场下行时,它们往往最先崩盘。NODE ETF对MicroStrategy的处理就很谨慎——虽然看好,但持仓比例控制在3%以下,远低于行业指数的10%配置。

这提醒我们:在加密市场,控制仓位规模比选股更重要。一个80%-90%波动率的资产,稍微重仓就可能让整个组合陷入被动。

监管新动向的启示

谈到SEC最近关于质押不属于证券的决定,Sigel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Solana ETF可能会在今年秋天推出。这让我想起2017年以太坊的ICO热潮,当时谁能想到几年后会有ETF?

但质押的收益其实被很多人高估了。Sigel算了一笔账:很多山寨币的高质押收益只是为了抵消通胀,实际回报可能接近于零。这个观点很值得玩味——我们是否过度关注表面收益率,而忽略了真实的购买力变化?

比特币周期的未来

关于比特币的四年周期,Sigel认为会持续但会更温和。这个判断很中肯——ETF的持续流入确实在改变游戏规则,但人性不变,贪婪与恐惧的循环依然存在。

他分享的两个顶部指标很有意思:一是资金费率持续高企,二是"前妻突然发短信问以太坊"。后者虽然是个玩笑,但确实反映了市场情绪往往在最不可能的人群中蔓延时,就是该警惕的时候了。

听完这期播客,我最大的感受是:加密投资正在从野蛮生长走向机构化、专业化。像NODE ETF这样的产品,通过多元化配置和严格的风险控制,正在为投资者提供一条相对稳健的参与路径。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市场里,保持独立思考永远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前沿)

推荐文章
  • 当金融巨头纷纷入局:EVM正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基建

    当金融巨头纷纷入局:EVM正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基建 最近加密圈子里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Circle和Stripe这些传统金融巨头相继宣布要开发自己的区块链了。说实话,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我内心既兴奋又带着几分警惕。Circle推出的Arc网络虽然打着"EVM兼容"的旗号,但说到底就是个由20家金融机构控制的联盟链。Stripe更是请来了Paradigm的团队帮忙打造新链,这背后显然有深厚的资本关系。很多人都在问:这对加密行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说真... ...[详细]
  • RWA:金融界正在发生的静悄悄革命

    RWA:金融界正在发生的静悄悄革命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一个有趣的现象,区块链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科技玩具"变成了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利器。特别是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领域,正在上演着一场精彩的金融革命。作为长期观察金融科技发展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这种变化令人振奋。华尔街大佬们的"集体站队"还记得去年和一位摩根大通的朋友喝咖啡时,他透露的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我们现在每周都要开两次RWA专项会议。"这并非孤例,从高盛到花旗,那些曾... ...[详细]
  • Tether的放贷游戏:一场危险的数字游戏?

    Tether的放贷游戏:一场危险的数字游戏? 说实话,每次谈到Tether这个稳定币巨头,我都忍不住要感叹:这生意做得实在是太精明了。想象一下,你经营着一家不受监管的数字银行,储户的钱乖乖躺在账户里,你既不用付利息,还能把资金投入到收益率超过5%的美国国债中——这简直是金融界的"躺赚"模式啊!本可以躺着赚钱的完美生意截至今年6月,Tether手握865亿美元资产,其中832亿美元是用来支持其稳定币的。最妙的是,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投资于流动性极佳... ...[详细]
  • 九月抄底BTC:冒险还是机遇?

    九月抄底BTC:冒险还是机遇? 转眼九月将至,我看着比特币价格走势图,不禁陷入深思:是不是该在这个时候出手了?说实话,每次面对比特币投资决策,就像站在十字路口,既兴奋又忐忑。Finbold的最新研究报告给了我一些启发,但也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密货币市场的残酷现实。价格洼地中的机会当我看到比特币现在的价格在26,647美元徘徊时,手指不由自主地敲起了桌面。要知道这个价格距离69,000美元的历史高点还差着一大截呢!作为一个经历过... ...[详细]
  • 5000美金盈利到手!这波比特币以太坊行情我们完美把握

    5000美金盈利到手!这波比特币以太坊行情我们完美把握 太棒了!这波行情正如我们预期的那样强势上涨,之前布局的比特币和以太坊多单现在全部成功止盈,轻轻松松就赚到了5000美金!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看到账户里的数字蹭蹭往上涨,真是让人兴奋不已。说实话,市场每次都能这样顺利获利吗?当然不是。但经过多年实战积累,我对行情走势确实有了自己独到的判断方法。记得上周就有个学员问我:"老师,现在这位置真的还能做多吗?"我当时就告诉他:"相信我,这个支撑位非常关键,... ...[详细]
  • 9月22日数字货币周收官战:BTC与ETH合约交易实战指南

    9月22日数字货币周收官战:BTC与ETH合约交易实战指南 说实话,昨天的多头策略确实让我们吃了个小亏。市场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明明整体趋势向上,却总爱搞些突然的"变脸"动作。连续几天的止损确实让人有点郁闷,但这就是交易的真实面貌——不可能天天赚钱。特别是今天周五,市场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波动,所以建议大家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比特币(BTC)合约深度解析先来看看大盘情况:日线图上虽然收了根小阴线,但整体还是维持在均线系统上方。这就像爬山途中遇到的小土坡... ...[详细]
  • Web3世界的隐私革命:零知识支付如何重塑金融未来

    Web3世界的隐私革命:零知识支付如何重塑金融未来 在数字货币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是否注意到一个尴尬的现实?当我们用比特币买咖啡时,全世界都能看到我们的钱包余额;用以太坊转账时,交易细节就像在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直播。这感觉就像在繁华的金融街上裸奔,太可怕了!隐私危机:区块链时代的尴尬处境记得我第一次用DeFi平台时的感受,当我发现自己的每一笔交易都被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时,那种被"扒光"的感觉至今难忘。这让我想起了2018年Reddit上那个著名的帖... ...[详细]
  • 币圈惊魂夜:我是如何精准预判BTC/ETH大跌的?

    币圈惊魂夜:我是如何精准预判BTC/ETH大跌的? 朋友们,昨晚那波瀑布行情你们都看到了吗?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想到会跌得这么狠!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必须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次惊心动魄的操作经历。记得前天晚上盯着K线图时,我就隐隐感觉到不对劲。MACD指标出现明显的顶背离,成交量也开始萎缩,这些可都是行情即将反转的信号啊!我当时就在群里反复提醒:"兄弟们注意了,这波涨势可能要到头了!"说实话,做空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在市场一片看涨的氛围... ...[详细]
  • 以太坊2025年能否大放异彩?四位资深交易员的深度对话

    以太坊2025年能否大放异彩?四位资深交易员的深度对话 记得那天晚上刷推特时,突然发现以太坊价格突破了3900美元大关。作为一个老韭菜,我立刻兴奋地点开了金色财经的Space直播间。四位业内知名的交易员正在热烈讨论以太坊的未来走势,这场讨论简直就像一场及时雨。市场现状:以太坊的突破与阻力说实话,最近以太坊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不仅稳稳站在3300-3900美元的区间内,就连ETH/BTC汇率都突破了0.33,这在过去三年里可不多见。王不爱的分析特别实... ...[详细]
  • 当艺术遇见科技:生成式制造如何重塑消费品未来

    当艺术遇见科技:生成式制造如何重塑消费品未来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生成式艺术这个概念时,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数字头像。但深入思考后才发现,这可能是未来消费品制造最具颠覆性的创新之一。想象一下,你买的每件衣服、每件首饰、甚至每件家具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存在,就像你的指纹一样独特。这不正是现代消费者梦寐以求的个性化体验吗?从电脑屏幕到实体店铺的艺术革命说到生成式艺术的历史,就像在看一部科技与艺术交织的浪漫电影。记得80年代那会儿,我叔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