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布局 > 悟的五的生投资战感在数字丛则年实老兵林中一位存法加密

悟的五的生投资战感在数字丛则年实老兵林中一位存法加密

2025-10-05 07:30:47 [视频] 来源:链金智库

掐指一算,我在Arca担任首席投资官已经整整1825天了。这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在加密行业这个"人间一日,币圈一年"的奇异世界里,足够见证几轮牛熊更迭,看着无数同行者来了又走。最近我们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创下了五年新高,这让我不禁想坐下来,和大家分享这些年在加密资产管理这个惊涛骇浪的领域里摸爬滚打的心得。

1. 市场像个善变的恋人 - 永远别想一劳永逸

记得2021年牛市顶峰时,有位客户问我:"你们的风控模型应该很完善了吧?"我苦笑着回答:"在加密领域,任何模型的有效期可能只有三个月。"说实话,这个市场就像我那位善变的前女友,昨天还爱得死去活来,今天就可能翻脸不认人。那些基于历史数据的风险模型,在传统市场也许能用上几年,但在加密世界,一个监管政策就能让所有相关性分析变成废纸。

举个例子,2020年3月"黑色星期四"那天,比特币单日暴跌50%,所有主流币种的相关性突然趋近于1。而就在前一天,我们的风控系统还显示组合完美分散。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每周都要和团队重新校准假设——在加密世界,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2. 慢思考比快手指更重要

很多人以为加密交易必须24小时盯盘,否则就会错过机会。说真的,2018年刚入行时我也这么想,直到有天凌晨3点下单后睡过头,醒来发现因为时差因素,市场用了整整12小时才反应过来。现在我常跟团队说:"在币圈,正确的解读比闪电般的反应更重要。"

记得LUNA崩盘那会儿,市场前24小时的反应完全错误。当时韩国交易员疯狂抄底,而欧美机构却在恐慌抛售。直到三天后,全球市场才达成共识。这就好比在森林里遇到熊,第一个拔腿就跑的不一定最安全,冷静观察的猎人反而能找到最佳逃生路线。

3. 你的笔记本就是你的保险箱

我们团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决策都要留下"数字足迹"。这可不是官僚主义——在2019年那次闪电崩盘中,我亲眼见过一个交易员因为忘记记录止损逻辑,在价格反弹后陷入深深自责。现在我们的文档系统比华尔街投行还严格,每笔交易都要注明:

• 为什么做这个决策• 预期回报和风险• 可能的替代方案

这就像医生的病历本,不仅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团队负责。毕竟在这个24小时运转的市场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危机何时降临。

4. 在短线与长线的钢丝上跳舞

传统市场的假期效应在加密世界完全失效。去年圣诞节那天,我们的分析师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主流币种的波动率反而比平时高30%。后来我们才明白,当华尔街大佬们都在度假时,加密世界的矿工和开发者反而更活跃。

现在我要求团队必须同时准备两套剧本:一套应对机构主导的行情,一套应对社区驱动的波动。就像冲浪时要观察两种浪型——机构资金像规律的海浪,而社区情绪就像突如其来的风暴潮。

5. 招聘不是选简历,而是找信徒

2018年我们面试第一个研究员时,他带着自己写的智能合约来应聘。2021年牛市时,收到的简历清一色都是投行精英。而现在,能坚持下来的还是那些眼里有光的"加密原住民"。

我总结出一个"咖啡测试":如果应聘者聊到区块链时眼睛不会发亮,就算他有高盛背景我也不要。因为这个行业太新了,教科书里的知识可能下周就过时,唯有真正的热爱才能驱动持续学习。

6. 每个人都要是"瑞士军刀"

上周我们的DeFi分析师突然跑来问我:"要不要把办公室搬到迪拜?"我正要发火,他马上解释:"因为当地新规可能影响我们持仓的协议。"这就是加密团队的现实——每个人都得是多面手。

传统金融的分析师就像专业厨师,每人负责一道菜。而我们的团队更像是街头小吃摊主,要会采购、烹饪、收银,甚至应付城管。虽然辛苦,但这种全能训练反而让年轻人成长飞快。

7. 后台才是真正的前线

在摩根士丹利时,后台部门总是最晚下班的可怜虫。但在Arca,我们的运营总监比交易员还抢手。记得有次转账时不小心少输一个字母,价值200万的USDC差点永久丢失。从此我明白,在这个没有客服热线的世界,运营团队就是我们的守护天使。

现在我面试运营人员时必问:"如果发现老板涉嫌洗钱怎么办?"正确答案不是"报告上级",而是"立即冻结所有账户"——在加密世界,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8. 卖方服务:从荒原到绿洲

五年前要找加密研报,得在Telegram群里四处求人。现在虽然有了Messari、Glassnode这些专业平台,但比起传统金融的数据服务还差得远。最可笑的是彭博终端,他们的加密数据面板居然和五年前一模一样,仿佛这个行业从未进化。

不过最近我发现一些积极变化。上个月有家初创公司提供了类似Morningstar的加密基金评级服务,虽然还很粗糙,但总算看到曙光了。这让我想起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后,正是卖方服务的完善才让科技投资走向成熟。

9. 投资者正在反超"专家"

最让我惊讶的是投资者的进化速度。三年前还要解释什么是钱包,现在已经有LP教我如何用链上数据识别庄家动向。有个家族办公室的CIO甚至自己写了个DeFi收益追踪器,准确率比我们的模型还高。

这种变化逼着我们不断升级。现在我们每个月都要举办"反向路演",让投资者来给我们上课。毕竟在这个去中心化的世界里,智慧不再只存在于机构的高墙之内。

写在最后:信仰是穿越熊市的指南针

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在三次熊市中坚持下来?我的答案可能有点俗:因为真的相信。不是相信某个代币会涨,而是相信区块链正在重构金融底层逻辑。每次看到开发者半夜在Discord里讨论协议升级,就像看到早期互联网先驱的身影。

这五年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在加密世界,技术会迭代,模式会改变,但人性的贪婪与恐惧永远不变。而我们作为资产管理人,既要拥抱变革的速度,又要守住价值的准绳。路还很长,但值得走下去——因为金融的未来,正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链闻)

推荐文章
  • 资深交易员李隆:11月30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深度解读

    资深交易员李隆:11月30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深度解读 说实话,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交易就像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做选择题。每个人都在期待完美的结果,但现实往往充满曲折。记得去年有位投资者跟我说,每次盈利时心跳加速想平仓,亏损时却死扛着不认输——这种心态太真实了,我们都经历过。以太坊技术面解析昨天以太坊的走势挺有意思,跟比特币走出了独立行情。欧洲交易时段冲高到2075美元后开始回落,这个位置我在前天直播时就重点提醒过。晚间多次测试... ...[详细]
  • 2023年币圈生存指南:老韭菜的血泪经验分享

    2023年币圈生存指南:老韭菜的血泪经验分享 最近总有人问我:"老张啊,现在进场炒币还来得及吗?"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混迹币圈的"老韭菜",看着市场起起落落,确实有很多话要说。今天我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别被暴富神话蒙蔽双眼说实话,每次看到有人晒单月翻几十倍的收益截图,我都想笑。这行当确实有人一夜暴富,但更多的是血本无归的案例。记得2021年我认识的一个小伙子,拿着结婚的钱ALL IN山寨币,结果碰上519暴跌,现在还在送外卖还债呢... ...[详细]
  • 7.25亿美元的大蛋糕,普通人能尝到甜头吗?

    7.25亿美元的大蛋糕,普通人能尝到甜头吗? 最近在区块链圈子里,Linea的空投消息简直炸开了锅!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次的7.25亿美元空投确实让人心痒痒。但说实话,天上不会掉馅饼,想要分一杯羹,还是得懂点门道。记得去年Arbitrum那次空投吗?有个朋友随手做了几个交互,结果领到了价值近10万刀的代币,现在想起来都让人眼红。这次Linea的玩法其实大同小异,但规则更复杂了。新手必看的6步操作指南1. 跨链转... ...[详细]
  • 银发族的数字金融革命:比特币如何改写老年人的财务未来

    银发族的数字金融革命:比特币如何改写老年人的财务未来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65岁的张阿姨用比特币给国外留学的孙子转生活费时,着实惊讶了一把。这个曾经被认为只属于"数字货币极客"的新鲜事物,如今正在打破年龄界限,悄悄改变着老年群体的金融生活方式。打破刻板印象:老年人与比特币的美丽邂逅记得去年春节回家,邻居王大爷神神秘秘地问我:"小李啊,你说的那个比特币,真的能当钱用吗?"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数字货币的概念已经在老年人群中生根发芽。与传统认知不同,现在越... ...[详细]
  • 美联储降息预期引爆币圈:暴跌后的狂欢与隐忧

    美联储降息预期引爆币圈:暴跌后的狂欢与隐忧 说实话,这几天市场玩的就是心跳!美股刚砸盘两天就迅速拉升,活像过山车一般刺激。昨天三大指数漂亮地收复失地,背后原因挺有意思的——特朗普老哥在美联储人事安排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了。降息预期下的疯狂博弈市场上那些老狐狸们已经开始押注美联储要大举降息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2%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我要提醒各位,别看现在大家都唱多,那些所谓的"专家"翻脸比翻书还快。这两天币圈爆仓数据看得人心惊肉跳:10万... ...[详细]
  • 新能源风暴下,威图如何助力锂电企业破局?

    新能源风暴下,威图如何助力锂电企业破局? 说实话,现在的新能源赛道简直热闹得像个菜市场。大家都在抢地盘、拼技术,特别是锂电池这块"香饽饽"。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制造业的老手,我见证了太多企业在这个风口上起起落落。锂电行业的"冰与火之歌"记得去年我去参观一家锂电池厂,车间主管跟我说:"老王啊,我们现在是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订单接到手软,愁的是产能过剩的阴影挥之不去。你看这组数据多有意思: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预计1034GWh,但现在行... ...[详细]
  • Rollup盛夏将至?深度解析RaaS生态的未来图景

    Rollup盛夏将至?深度解析RaaS生态的未来图景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研究者,我不得不感叹区块链世界里那个令人头疼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安全、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就像鱼和熊掌一样难以兼得。比特币和以太坊选择了前两者,却让扩容问题成为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记得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吗?以太坊网络堵得跟早高峰的北京三环一样,转账手续费动辄几十美元,简直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Rollup的崛起之路说到扩容方案的探索历程,就像看着一个蹒跚学步的... ...[详细]
  • 洪蜀宁:一位比特币老炮的Web 3.0探索之路

    洪蜀宁:一位比特币老炮的Web 3.0探索之路 记得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是在2011年,那时我还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做着支付清算的工作。说实话,当时看到这篇神秘的白皮书时,我整个人都有点懵——这玩意儿到底是金融创新还是技术革命?带着这种好奇,我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研读中本聪的代码,越研究越觉得这事儿不简单。从央行员工到区块链布道者我是洪蜀宁,一个在金融科技圈摸爬滚打近30年的"老兵"。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我可能是中国金融系统里最早研究比特币的"异类"。记... ...[详细]
  • 老李的市场观察:11月16日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走势分析

    老李的市场观察:11月16日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走势分析 说实话,在这个市场里混了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交易就像人生一样充满戏剧性。每次看着K线图上下跳动,那种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似的。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看准了方向,结果市场给你来个180度大转弯;有时候都准备放弃了,行情又突然给你惊喜。以太坊:这波反弹有点意思昨天早上那会儿,ETH走得跟没睡醒似的,在1968美元附近磨磨蹭蹭。我当时还跟几个老伙计说,这走势看着就让人提不起精神。结果到了晚上,嘿!这家伙突然就跟... ...[详细]
  • NFT聚合平台开发:如何在数字艺术淘金热中掘金

    NFT聚合平台开发:如何在数字艺术淘金热中掘金 最近几年,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在讨论一个话题:NFT。从CryptoPunks到Bored Ape,这些数字艺术品不仅改变了艺术收藏的方式,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经济生态。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区块链发展的业内人士,我见证了NFT如何从一个小众概念成长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市场。为什么现在是开发NFT聚合平台的最佳时机?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超级商场,这里汇集了全球所有品牌的NFT作品。你可以轻松比较价格、查看创... ...[详细]